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历史与传承 History

武汉大学哲学系简史
发布日期:2016-10-26 15:22:33 浏览次数:

一、创建与初步发展阶段(1922-1952年)

1922年至1952年,是武汉大学哲学系创建与初步发展阶段。

武汉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22年9月。当时,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力求变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原来的四部改为八系,始建教育哲学系。从此以后,哲学系的名称随着学校的变迁而多次改变。1924年9月,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更名为武昌大学,将教育哲学系改为哲学教育系。1926年10月,武昌大学更名为武昌中山大学时,将哲学教育系改为哲学系,隶属于文科。1928年,武昌中山大学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后,1930年将哲学系改为哲学教育系。1938年3月,因日寇进犯,武汉形势日趋恶化,武汉大学被迫迁往四川乐山。同年8月,学校对部分院系进行了调整,又将哲学教育系改为哲学系,隶属于文学院。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武汉大学于1946年10月底全部迁回武昌珞珈山,哲学系仍隶属文学院。

当时虽是在国难时期,武汉大学哲学系仍坚持严谨治学,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废除学年制,试行学分制,开出必修课27门,选修课2门,允许学生在主修一部分课程的同时,选修它系课程,提前修满学分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上管理严格,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勤奋好学。1930年起,逐渐创办了《文哲季刊》,成立了“教育学会”,进一步加强了学术研究,出版了《美学概论》(范寿康教授著)等一批学术专著。

二、重建恢复阶段(1956-1966年)

1956年至1966年,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恢复重建时期。

1955年,根据党中央高教部的部署,武汉大学哲学系重建工作开始进行。哲学系筹建工作由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哲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李达教授亲自主持,由罗鸿运、孟宪鸿、侯春福等人具体负责。1956年夏,武汉大学哲学系正式重新建立。李达兼任重建后的哲学系的第一主任。1957年4月,按照第一届校党委的决定,建立哲学系党总支,由余志宏任党总支书记,孟宪鸿任党总支副书记。1957年下半年余志宏兼任哲学系副主任。1962年李达辞去哲学系主任,系主任一职由余志宏接任。

新建的武汉大学哲学系根据李达的办系思想,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和主要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大学)广泛延聘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为此,李达曾多次亲自到有些教师家中拜访,或与北大、人大负责人当面协商。据学校有关档案记载,1956年哲学系在册教职工有李达、余志宏、谭臻、唐忠元、程廼颐、江天骥、陈修斋、孟宪鸿、侯春福、孔繁滋、李其驹、田龙九、李鸿烈、卢冠雄、彭高清、谢雄、李昌登、杨敏才、秦宗熙、张巨青、刘纲纪、朱传启、徐鸿、殷铁铭、郭爱悟、刘长森、张道葵、章国才、沙连生、张守正、王育俊等人。此后,又陆续调入陶德麟、王玄武、沧南、萧萐父、杨祖陶、李德永、唐明邦、王荫庭、陈义举、李佩玖、康宏逵、徐瑞康、杨庭芳、王福霖、凌瑾芳、刘善应、刘尚厉、肖南洲、李世安、李珍成、谈星亮、余敦康、杨荣芳、徐铣等人。这样,至1960年上半年,在重建后所招收的首届本科生毕业之前,已组建了一支非常年轻(多数在30岁以下)、专业结构比较合理、专业训练比较扎实的哲学教师队伍。他们不仅为哲学系的重建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成为哲学系后来发展的基本力量和主导力量。

哲学系重建初期,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学和哲学史三个教研组,分别由侯春福、江天骥和陈修斋担任主任。1959年将教研组改为教研室。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主任由侯春福担任,逻辑学教研室主任由江天骥担任,哲学史教研室主任由萧萐父担任。196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78年该室更名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正式成为哲学系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李达亲自兼任室主任,余志宏任副主任。1964年增设“美国哲学研究室”和“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分别由江天骥、杨敏才担任室主任。

“文化大革命”前的武汉大学哲学系,以本科生教学为主,从1956年至1965年连续10年招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专业本科生,在头几年里调干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1956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导师为李达教授和江天骥副教授。1961年学校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60条),决定恢复系统的政治理论教学,哲学系承担了为全校文理科开设哲学课程的任务。

武汉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经过十年艰苦创业,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编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其上卷经修订后于1978年以《唯物辩证法大纲》的书名出版)、《逻辑经验主义认识论》、《逻辑问题论丛》和《荀子》这样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狄德罗哲学选集》、《论自由》、《自然宗教对话录》、《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等一批译著,并且编印了20多部讲义。当时教职工已有70余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6人。每年在读生达150余人。其综合优势已初步形成,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哲学系之一。

李达同志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驱者和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早在本世纪初期就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重建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过程中,他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办系理论和办系思想。例如,他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创办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学系;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强调在教学与科研中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学术,形成特色,建立和发展我们自己的学派。再如,他强调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心,把理论课、历史课、科学知识课和工具课有机结合起来;在招收新生和培养目标上,他主张“集天下英才而教之”,要求学术“脑、口、手、德、体”并重,全面发展,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所有这些,不仅对武大哲学系的恢复重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哲学系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6月,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哲学系的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1966年6月3日,李达同志被诬陷为“武大三家村黑头目”、“毛泽东思想的凶恶敌人”,余志宏同志被诬陷为“特务分子”,毛泽东思想研究室被诬陷为“李达反对毛泽东思想的黑窝”,哲学系大批干部、教师受到株连和迫害。李达同志和余志宏同志在“文革”中先后含冤去世。随后在两派斗争中,又一批干部、教师受到伤害,教学科研全部停止、武大哲学系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1968年11月,“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武大,取消系建制,实行连队建制。1966年10月,哲学系师生和学校一部分文科系一起,在贯彻所谓加强战备的“紧急指示”的形势下,被“派往”地处湖北襄樊隆中的“武大襄阳分校”哲学系,被编为第三连,隶属第四大队。在那里,师生们一面搞劳动,一面搞运动,即所谓的“斗批改”。大部分骨干教师继续挨批斗。

1970年6月,根据中央关于“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中选拔一批学员”的决定,哲学系开始恢复招生。开始无所谓的专业课和非专业课,除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外,主要是结合运动搞所谓的“大批判”。

1972年哲学系建制恢复。鉴于毛泽东发出要“学点哲学史”的号召,同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要为革命学习业务”,哲学系的专业课教学有所加强。系里组织编写了一些教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欧洲哲学史》(油印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大纲》(油印本)、《<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辅导材料》、《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讲义》、《<自然辩证法>辅导材料》等。一些教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排除种种干扰,潜心进行科研活动,取得了一些重大学术成果。1972年,“美国哲学研究室”更名为“现代美国哲学研究室”,恢复活动,在江天骥副教授主持下,出了《美国哲学动态》(内部刊物)20余期,供各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央有关领导部门使用,获得中共中央联络部的称许。1973年11月,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干预下,李达同志的冤案得到了平反。所有这些,不仅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也为哲学系在后来的腾飞,作出了必要的准备。

四、改革开放的新阶段(1976-1996年)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但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加上历史上遗留的种种问题,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仍是矛盾重重,步履艰难。

1977年12月&middot;,根据学校决定,哲学系从湖北襄樊隆中迁回武昌珞珈山总校。1978年,哲学系部分教师在我国理论界的支持下突破重重阻力,积极投入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潮,为拨乱反正起了重要作用。

1978年12月举行的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也使武汉大学哲学系进入了改革开放中振兴和发展的新时期。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系对专业设置和教学、科研机构作出了比较重大的调整。教研室一级,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外,原有的哲学史教研室二分为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和外国哲学教研室,同时陆续新增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5个教研室。在研究机构方面,为了适应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的需要,经上级批准,原毛泽东思想研究室更名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美国哲学研究室更名为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同时先后增设美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外国哲学史研究室、中国哲学史研究室、心理学实验室、中国三一九世纪哲学研究室、认识论研究中心、宗教学研究中心、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等9个科学研究和实验机构。1982年以后,哲学系除哲学专业之外,又新增设哲学史(尚未开始招生)、社会学两个专业。1993年,技术美学与装潢设计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哲学系与中文系、历史系一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人文科学实验班并开始招收学生。1994年2月,经上级批准,以社会学专业为基础成立了社会学系,与哲学系合署办公。

哲学系在上述专业结构和机构设置上的调整与发展,不仅更好地适应了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的需要,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也推动了同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现。

与此同时,哲学系在人才培养结构上,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文化大革命”前,武大哲学系的绝大多数培养对象是本科生,只招收很少几个研究生,培养的程序也不想现在这样规范。1977年起,除了恢复高考制度,招收四年制的本科生外,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武汉大学哲学系是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哲学系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批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美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等7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2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先后批准现代西方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等4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按照学科门类的新划分,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博士点改名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将现代西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史两个博士点合并为西方哲学博士点,中国哲学史博士点更名为中国哲学博士点。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设认识论、社会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等5个研究方向;西方哲学博士点设科学哲学、西欧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与科技发展战略、文化哲学(语言哲学)等6个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点设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佛教哲学、儒家哲学、明清哲学、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美学史等7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在每年的招收人数中,研究室已经接近本科生。1978年以来,一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395人,其中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有322人,在读71人;招博士生116人,其中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有62人,在读52人。哲学系还通过面向社会开办大专班、本科班、研究生班,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哲学方面的人才;先后招收成人教育专科生2000余人,在读1000余人;开办两届硕士研究生班,共招收49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有40人。通过人才培养结构上的改革,武汉大学哲学系在不增加教学人员的情况下,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更好地发挥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任务。

为了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培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武汉大学哲学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对教育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本科生教学中,一方面增强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又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注重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再如,在研究生教学中,强调各硕士点的专业基础课、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要尽可能成龙配套,逐步形成一个既合乎当代学术潮流又合乎教学规律的课程系统。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更当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哲学方法论和哲学史方法论的教学和训练,等等。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都收到了比较积极的效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1987年,在国家教委评定高等院校哲学领域的8个国家重点学科中。武大哲学系就占有2个,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博士点和现代西方哲学博士点。1989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对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专业博士硕士授予质量的评估中,我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点被评为全国高校仅有的三个A级学位点之一。1995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华中三省地方学位委员会举行的硕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检查评估中,我系参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美学、逻辑学等5个硕士点,均被评为优秀。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大学哲学系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年,我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又被国家批准为武汉大学“211工程”建设中仅有的6个重点学科项目之一。

武汉大学哲学系、社会学系担负着培养人才和提供科学研究成果的双重任务。1978年以来,系内教师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第七个五年计划以来,我系教师共承担省以上科研项目7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3项、青年项目5项、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26项、规划项目17项、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项目7项。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哲学系、社会学系教师先后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29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50余篇,获各种奖励10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项,中国图书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项,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6项,湖北省首届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包括《唯物辩证法大纲》、《逻辑证明与真理标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归纳逻辑导论》、《欧洲哲学史稿》、《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辩证法史稿》、《科学逻辑》、《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周易美学》、《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事业》、《毛泽东哲学思想大纲》、《社会认识论导论》、《熊十力思想研究》、《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认知与方法丛书》、《死亡哲学》、《关于社会认识论的国际研究报告》(英文)、《文化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农村社会学》等一大批优秀的专著、论文和教材。它们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些在国际学术界也有相当影响。1995年在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定中,哲学奖共51项,我系教师独获其中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这学习中居第二位。在湖北省首届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我系教师获总计8项哲学奖中的6项,囊括了第一、二等奖。这些充分展示了武汉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有孟宪鸿、陶德麟、雍涛、谭臻、欧阳康教授就任哲学系系主任。在上级党组织和行政的关心和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哲学事业的发展,武汉大学哲学系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50年代哲学系重建时,由李达校长亲自挑选并着力培养的那批中青年教师大多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已卓有建树,成为各自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一批在“文化大革命”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也崭露头角,逐渐构成了我系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有些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全系现有65名教师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24人,讲师13人,助教5人,有高级职称者占教师总数的71%。教授中,江天骥、陶德麟、萧萐父、杨祖陶、刘纲纪、雍涛、欧阳康、郭齐勇、邓晓芒、张巨青、陈祖华、李维谷、汪信砚等13人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占教授总数的62%。其中中青年博士生指导教师5人,占博士生指导教师总数的38.5%。我系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江天骥、陶德麟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规划小组成员2人(江天骥、陶德麟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哲学组副组长1人(陶德麟教授)、国家教委高校社会科学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陶德麟、杨祖陶、欧阳康、郭齐勇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人(陶德麟教授)。1984年以来,国家人事部先后授予陶德麟、刘纲纪2位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以来,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欧阳康教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授予陶德麟教授“劳动模范”称号。从年龄结构上看,我系在岗65位教师中,61岁以上的7人,占11%;46-60岁21人,占32%;45岁以下的37人,占57%。一支实力雄厚,以中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哲学系和社会学系越来越广泛地开展了同国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哲学系和社会学系先后派出20余人到国外从事半年以上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和博士后研究,一批留学人员学成后先后按期回国(段德智、肖中舟、徐水生、刘清平、田文军、欧阳康等),在系内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先后派出40余人次赴美国、英国、法国、得过、芬兰、瑞典、日本、韩国、阿根廷、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朝鲜、前南斯拉夫等国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从事学术考察、访问交流等。我们的教师先后在国际现象学大会、国际科学哲学大会、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汉学大会、国际妇女学大会、国际政治学大会、美国哲学年会、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等重大学术会议上和唐君毅、王船山、钱穆等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论文、发表学术见解,有的教师还会担任会议组织者或分会主席等。我系江天骥教授自80年代以来活跃在英美哲学界,先后应邀赴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十多所大学讲学和主持学术讨论会,被聘为《英国科学哲学杂志》审稿人和《国际科学哲学研究》杂志编委会中唯一的中国学者。除此以外,近年来我系教师中先后应邀在海外讲学和在国际学术机构中兼职的还有:唐明邦教授于1987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等讲授周易和道家哲学。陶德麟教授于199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作“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学术报告,被聘为衣阿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顾问;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最高荣誉奖。萧萐父教授于1993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哲学系和汉学系讲授中国哲学与文化;被聘为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咨询团顾问。刘纲纪教授于1994年应邀赴德国特里尔大学讲授中国美学史和美学,其讲稿将由德语出版。陈望衡教授于1993、1995年两次应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艺术理事会讲授中国文化和美学;被聘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国际应用美学研究所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欧阳康教授于1994年在德国柏林作为分会主席主持第15届国际政治学大会技术与社会政策分会,被选为国际政治学会技术与发展分会执委会成员;1996年在英国留学期间应邀在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哲学所等作有关社会认识论和比较文化研究的学术报告。郭齐勇教授1995年应邀到香港参加钱穆国际学术讨论会后到中文大学哲学系作关于我国大陆地区中国哲学研究状况的学术报告,等等。近年来,我们先后在武汉大学和湖北地区发起和主办了“波普哲学国际学术讨论会(1987年)”,“科学哲学与逻辑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首届禅宗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价值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994年)”,“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和伦理学讨论会(1996年)”等,先后参与发起组织国际性或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10余次。

我们先后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和我国港台地区来访、讲学、进修以及参加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有260余人次。1993年秋,我系成功接待美国哲学教育代表团访华学者近100人。我们先后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巴黎一大、特里尔大学、东京大学、西东堂大学、俄亥俄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南伊利诺大学、衣阿华大学、麦斯马斯特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创价大学等大学哲学系和有关机构,与美国哲学学会、日本科学哲学会、美国价值哲学研究学会等建立了友好学术交往关系。我们还聘请了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中心主任、《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丛书主编R.科恩为名誉教授,聘请了著名科学哲学家、新历史主义代表、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D.夏皮尔教授、美国人文、艺术及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主席、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国际本体论诠释学学会主席、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新西兰大学哲学系教授孔宪中博士等一批国际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1995年夏,在欧阳康主任主持下,哲学系和社会学系制定了“近期发展纲要”——《坚持正确方向,加大改革力度,向世界一流哲学系和社会学系学习,探索和实践一条有武大特色的办系道路》,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与对策,这就是,“坚持面向世界文化,把握时代精神精华,认真了解和研究世界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向,学习世界一流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的办学经验,注重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方面的内涵发展、深度发展,走研究型的发展道路,使我系逐渐接近和靠拢世界一流哲学系和社会学系。”

武汉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全体师生正在全力向这一目标奋进。

(载自:《珞珈哲学论坛》第一辑  庆祝武汉大学哲学系创建74周年、重建40周年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