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缅怀李达 Li Da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篇章
发布日期:2016-10-26 18:36:20 浏览次数:

  

                                                       作者:通讯员 珞咏 本报记者 山谷   

  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于1953年亲手创建的。第一批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机构

 

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近200名专家学者组成了18个课题组,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陶德麟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原理”课题组首席专家,陶德麟、汪信砚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题组主要成员。顾海良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及精神实质”首席专家。李龙、吴高福、丁俊萍、沈壮海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相关重大课题的研究。

 

深入探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以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契机,大力度、广途径、多举措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坚持基础理论研究而又注重重大现实问题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在研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理论成果。

  重点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陶德麟获得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先后选派20余人参加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顾海良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主办了马克思主义学术年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青年马克思主义论坛等20余场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产生一批重大理论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校共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著作90余部,发表有关论文600余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20余项。陆续推出和正在推出的学术著作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系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文库、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材系列等七大系列。

  其中,顾海良的《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从十四大到十六大——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等著述,陶德麟、汪信砚的《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论域》,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批学者联合推出的“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文库”、“当代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等成果出版后,学界给予高度评价;顾海良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类一等奖。